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4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召开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沈洁、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张伯礼、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王洪、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刘清泉等领导在线上参加了会议。首先刘清泉会长代表学会对参加“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40周年纪念大会”的线上观众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对北京中西结合学会的未来发展结合十四五规划作出了展望目标,他指出不仅仅要把学会的学术标地做到全国引领的榜样作用,而且要把学会人才和成果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更上一层楼。www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张伯礼会长发来贺词:近年来,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致力于促进京津冀三省市中西医结合事业互联互通、共同繁荣,牵头创办了京津冀中西医结合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作为行业引领,给天津市做出了榜样。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王洪会长也发来贺词:多年来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为京津冀地区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发挥出了带头作用,“晨曦60”人才培养计划搭建了京津冀地区青年人才互帮互助平台,为学会储备了大量的青年人才。
随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院士也发来了祝贺视频。今年是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40周年,同样也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40周年,这40年间,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在总会的领导下,携手并进,埋头苦干。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对我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沈洁也为大会发来了贺信,对学会表示祝贺,同时希望学会突出“政治引领、学术引领”功能,努力为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将学会建设与发展的光荣传统继承并发扬光大,打造富有生机的一流学会。
最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对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40年的工作予以肯定,学会也将在有序的组织保障和业务指导下,奋发有为、稳步提升。
为加强中西医结合,凝聚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从今年伊始面向会员单位和专业委员会征集各个病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经遴选入选20篇精品共识汇编成《北京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汇编(2021版)》。这既是为学会建会40周年献礼,也可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提供权威参考,更是为学会以后的学术年鉴开启新领域。
值此建会40周年之际,学会在广大会员中遴选出59位终身成就专家、126位突出贡献专家、48位杰出青年专家,感谢他们对学会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对学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为立足社会焦点话题舆情应对,利用精准的大数据分享做好医疗舆论引导与监测工作,着眼数据安全,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打造功能齐全、内容权威、信息新颖、跨界传播的中西医结合全媒体,现场由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刘刚秘书长为新媒体宣传工作委员会揭牌。
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板块首先由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讲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西医结合工作,接下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刘清泉讲述新冠肺炎的中西医结合重症救治,最后重症医学专家宋麦芬、刘清泉、钟林涛、杨道文、段军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管理进行学术话题研讨。
中西医结合风湿版块有三位讲者带来精彩的内容,首先是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科陶庆文主任,讲述寒热为纲辨治尪痹(类风湿关节炎)的科学内涵与临床应用研究;接下来是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日友好医院孔维萍主任讲述强直性脊柱炎多学科长期管理;最后是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侯秀娟主任讲述痛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中西医结合医养版块首先由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院长耿嘉玮讲述中医药助力健康养老;再由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康复教研室副主任张聪讲述传统食养之粥疗与老年保健;最后由衡水市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陈冰讲述中医适宜技术在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
各版块内容精彩纷呈,展望学会下一阶段工作,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方不负伟大时代之光荣使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深入探讨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方不负前辈先贤之不懈努力;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中服务百姓,不断提高中国人民健康水平,启航中国医学新征程,方不负人民群众之厚望重托。
本次大会和论坛全程线上直播进行,在线观看总人数超过4万余人,在行业内产生巨鸣共振,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的下一个10年,定会创造更加令人瞩目的奇迹!